颱風(英語:Typhoon,香港天文台縮寫T.;日语:台風/たいふう/taifū;韓語:태풍/颱風/taepung)是赤道以北,國際換日線以西,亞太國家或地區對熱帶氣旋的一個分級。在氣象學上,按世界氣象組織定義,熱帶氣旋中心持續風速達到12級(即64節或以上、32.7m/s或以上,又或者118km/hr或以上)稱為颶風(Hurricane)或其他在地近義字[1]。西北太平洋地區採用之近義字乃颱風。世界氣象組織及日本氣象廳均以此為熱帶氣旋的最高級別,但部份氣象部門會按需要而設立更高級別,如中國中央氣象台及香港天文台之強颱風、超強颱風,中華民國中央氣象局之強烈颱風,以及美國聯合颱風警報中心的超級颱風。
廣義上,「颱風」這個詞並非一種熱帶氣旋強度。在臺灣、日本等地,將中心持續風速每秒17.2米或以上的熱帶氣旋(包括世界氣象組織定義中的熱帶風暴、強烈熱帶風暴和颱風)均稱颱風。在非正式場合,「颱風」甚至直接泛指熱帶氣旋本身。當西北太平洋的熱帶氣旋達到熱帶風暴的強度,區域專責氣象中心(RSMC)日本氣象廳會對其編號及命名,名稱由世界氣象組織颱風委員會的14個國家和地區提供。
但在不同海洋上也各自有地區性的名稱,例如北太平洋西部稱為「颱風」、北大西洋稱為「颶風」、北印度洋稱為「氣旋風暴」。
據美國海軍的聯合颱風警報中心統計,1959年至2004年間西北太平洋及南海海域的颱風發生的個數與月份,平均每年有26.5個颱風生成,出現最多颱風的月份是8月,其次是7月和9月
名称由来
希臘神話其中名為泰風(Τυφῶν,又譯为堤丰或堤福俄斯)的泰坦,是象徵風暴的邪恶巨人。該詞在希臘語中義為「暴風」或「冒煙者」。堤豐也象徵惡風。《神譜》說它戰敗後,從身上生出無數股狂颱,專門滋害往來的海船。特指印度洋的風暴。
又有說該詞源於粵語「大風」者,因为粤语中“大风”发音为“daai6 fung1”,該詞彙經波斯語、阿拉伯語、葡萄牙語,最終传至英语成typhoon,而荷蘭語則是Tyfoon。
但據清王士禛《香祖筆記》,「臺灣風信與他海殊異,風大而烈者為颶,又甚者為颱。颶倏發倏止,颱常連日夜不止。正、二、三、四月發者為颶,五、六、七、八月發者為颱。」可見今日的「颱風」一詞,源出彼時的「颱」字。僅此一字,不太可能是音譯typhoon,再译回普通话成“颱风”;或源自閩南語「風颱」。也有人認為來自臺灣的「台」。[來源請求]迄無定論。
較強的熱帶氣旋中,發生於北太平洋西部及南中國海者稱為「颱風(Typhoon)」;於大西洋西部、加勒比海、墨西哥灣和北太平洋東部者稱為「颶風(Hurricane)」;在印度洋上則可簡稱為「氣旋(Cyclone)」。
生成
台风发源于热带海面,由于温度高,大量的海水被蒸发到了空中,形成一个低气压中心。随着气压的变化和地球自身的运动,流入的空气也旋转起来,形成一个逆时针旋转的空气漩涡,这就是热带气旋。只要气温不下降,这个热带气旋就会越来越强大,最后形成了台风。
生成的动力
参见:熱帶氣旋 § 生成的動力
生成的条件
参见:熱帶氣旋 § 生成的條件
生成的地点
参见:熱帶氣旋 § 生成的地点
结构
参见:熱帶氣旋 § 结构
颱風的主要生成地區為西北太平洋及南海。當中以南海生成的熱帶氣旋數量較少。太平洋上的熱帶氣旋基本上全年都會生成,而以七至十月次數最為頻密。熱帶氣旋生成的位置分佈與季節有關,在冬、春季較為偏南,夏天和初秋較為偏北。
熱帶氣旋生成後的移動路徑主要受副熱帶高氣壓(副高)外圍氣流影響,所以副高的位置和範圍基本上決定了熱帶氣旋的路徑,其移動路徑大約可分為:
西進型
熱帶氣旋在菲律賓周遭海域形成後,向西移動,並漸漸稍為偏北。於不同緯度生成的熱帶氣旋所經過的地區不一。緯度較低時會橫過菲律賓後進入南海,最後在中國廣東、海南,或越南登陸。緯度較高時可以經過巴士海峽,影響臺灣,然後在中國的廣東、福建登陸。由於冬、春兩季,副高位處較南,所以每年11月至5月的颱風生成緯度較低,路徑亦會偏南,一般只在北緯16度以南進入南中國海,最後在越南登陸,間中亦影響泰國,甚至進入孟加拉灣,例如2013年的颱風百合。
西北型
路徑和西进型接近,但向北分量增加。西北型颱風可以橫過臺灣島或穿越巴士海峽、之後在中國大陸廣東及福建沿岸登陸;亦可能經過琉球群島,在中國大陸浙江、江蘇一帶沿海登陸。這種路徑的颱風多數出現於每年盛夏七至八月間,例如2013年的颱風菲特。
轉向型
熱帶氣旋在菲律賓以東或關島附近形成後,先向西北偏西移動,至北緯15至30度附近轉向西北,最後轉向北和東北,成一拋物線。在11月至5月,多數轉向型熱帶氣旋在東經130度以東的太平洋上轉向北,較少登陸東亞陸地,主要影響太平洋上的島嶼。6月和10至11月的轉向型熱帶氣旋亦多數在海上轉向。7至8月的熱帶氣旋在較北、較西的地方轉向,途徑可以影響臺灣海峽北部和東海沿岸地區,轉向後可以影響朝鮮半島和日本等地,例如2013年的颱風范斯高。
迷走型
部份熱帶氣旋因外圍引導氣流不明,或受其他天氣系統影響(如藤原效應或季候風),路徑出現打轉、停滯等,例如2012年的颱風天秤、2013年的颱風羅莎、2016年的颱風獅子山、2017年的颱風奥鹿及2019年的颱風羅莎。
強度分級
主条目:熱帶氣旋等級
命名及編號
因為海洋上可能同時出現多個熱帶氣旋。在西北太平洋,几乎每两年都会出现一次3个热带气旋同时出现的“三旋共舞”现象。最高纪录是1960年8月23日,贝丝、卡门、黛拉、艾琳、费依等5个台风同时出现而形成的“五旋共舞”[2]。由于当时这5个台风构成了一个类似倒置的奥运五环的形状且当年举办了罗马奥运会,这个现象也被称为“五环台风”[3]。
美國軍方於關島上設置的聯合颱風警報中心(現已移至夏威夷),在二次大戰習慣對熱帶氣旋給予名字,方便識別。最初的名字全為女性,後來在1979年加入男性名字。從1947年至1999年,西北太平洋及南海區域的熱帶氣旋非正式地採用上述名字。
早在20世紀初至中期,中國及日本已自行為區內的熱帶氣旋編配一個4位數字編號,編號首2位為年份,後2位為該年順序號。例如0312,即2003年第12號熱帶氣旋。而美國海軍則為整個西北太平洋內的熱帶氣旋編配一個兩位數字編號,之後並改成兩位元數字加上英文字母W。
為減少混亂,日本在1981年獲委託為每個西北太平洋及南海區域內的達到熱帶風暴強度的熱帶氣旋編配一個國際編號,但容許其他地區繼續自行給予編號。自此,在大部分國際發佈中,發佈機構會把國際編號放在括號內(JTWC除外)。但是,各氣象機構有時對熱帶氣旋的編號會有差別,主要是因為其對熱帶氣旋強度的評估有所不同。例如在2006年風季,中國氣象局曾對一個未被日本氣象廳命名的風暴(中國氣象局的0614)編號,因此在餘下的風季,前者的編號都比後者的多出一個[4][5]。
由2000年開始,西北太平洋的熱帶氣旋命名表由世界氣象組織颱風委員會(英語:WMO Typhoon Committee)制訂。共有五份命名表分別由14個委員國各提供兩個名字組成,名字會由所提供國家的英文國名順序使用。不同於大西洋及東北太平洋,循環使用(即用完140個後名稱,回到第一個重新開始)。日本氣象廳會同時根據這一套新名單為這些熱帶氣旋命名。這些名字及編號除了用於為國際航空及航海界發放的預測和警報外,亦是向國際媒體發放熱帶氣旋消息時採用的規範名稱。
中國大陸、香港和澳门是颱風委員會的会员,中國氣象局、香港天文臺及澳門氣象局使用三家商議一致的中文譯名。[6][7]臺灣不是委员会会员,使用另行翻譯的中文译名。另外,儘管台灣每年皆會受熱帶氣旋侵襲,但由於聯合國大會2758號決議,所以並非世界氣象組織颱風委員會的委員,不僅無法提供颱風名稱,亦無法提出除名要求。
當熱帶氣旋在某地區造成嚴重破壞,該委員國可要求將其除名。為該熱帶氣旋起名的國家會再提一個名字作替補。例如中國大陸及香港會由市民提名,再選出若干優勝名字,提交世界氣象組織確認選擇其中一個名字。[8]
菲律賓大氣地球物理和天文服務管理局未必會使用世界氣象組織的颱風命名,例如2013年造成災難性傷亡的颱風海燕,在菲律賓的命名叫尤蘭沓(Yolanda),和世界氣象組織一樣,如果造成嚴重傷亡則將被除名。
廣義上,「颱風」這個詞並非一種熱帶氣旋強度。在臺灣、日本等地,將中心持續風速每秒17.2米或以上的熱帶氣旋(包括世界氣象組織定義中的熱帶風暴、強烈熱帶風暴和颱風)均稱颱風。在非正式場合,「颱風」甚至直接泛指熱帶氣旋本身。當西北太平洋的熱帶氣旋達到熱帶風暴的強度,區域專責氣象中心(RSMC)日本氣象廳會對其編號及命名,名稱由世界氣象組織颱風委員會的14個國家和地區提供。
但在不同海洋上也各自有地區性的名稱,例如北太平洋西部稱為「颱風」、北大西洋稱為「颶風」、北印度洋稱為「氣旋風暴」。
據美國海軍的聯合颱風警報中心統計,1959年至2004年間西北太平洋及南海海域的颱風發生的個數與月份,平均每年有26.5個颱風生成,出現最多颱風的月份是8月,其次是7月和9月
名称由来
希臘神話其中名為泰風(Τυφῶν,又譯为堤丰或堤福俄斯)的泰坦,是象徵風暴的邪恶巨人。該詞在希臘語中義為「暴風」或「冒煙者」。堤豐也象徵惡風。《神譜》說它戰敗後,從身上生出無數股狂颱,專門滋害往來的海船。特指印度洋的風暴。
又有說該詞源於粵語「大風」者,因为粤语中“大风”发音为“daai6 fung1”,該詞彙經波斯語、阿拉伯語、葡萄牙語,最終传至英语成typhoon,而荷蘭語則是Tyfoon。
但據清王士禛《香祖筆記》,「臺灣風信與他海殊異,風大而烈者為颶,又甚者為颱。颶倏發倏止,颱常連日夜不止。正、二、三、四月發者為颶,五、六、七、八月發者為颱。」可見今日的「颱風」一詞,源出彼時的「颱」字。僅此一字,不太可能是音譯typhoon,再译回普通话成“颱风”;或源自閩南語「風颱」。也有人認為來自臺灣的「台」。[來源請求]迄無定論。
較強的熱帶氣旋中,發生於北太平洋西部及南中國海者稱為「颱風(Typhoon)」;於大西洋西部、加勒比海、墨西哥灣和北太平洋東部者稱為「颶風(Hurricane)」;在印度洋上則可簡稱為「氣旋(Cyclone)」。
生成
台风发源于热带海面,由于温度高,大量的海水被蒸发到了空中,形成一个低气压中心。随着气压的变化和地球自身的运动,流入的空气也旋转起来,形成一个逆时针旋转的空气漩涡,这就是热带气旋。只要气温不下降,这个热带气旋就会越来越强大,最后形成了台风。
生成的动力
参见:熱帶氣旋 § 生成的動力
生成的条件
参见:熱帶氣旋 § 生成的條件
生成的地点
参见:熱帶氣旋 § 生成的地点
结构
参见:熱帶氣旋 § 结构
颱風的主要生成地區為西北太平洋及南海。當中以南海生成的熱帶氣旋數量較少。太平洋上的熱帶氣旋基本上全年都會生成,而以七至十月次數最為頻密。熱帶氣旋生成的位置分佈與季節有關,在冬、春季較為偏南,夏天和初秋較為偏北。
熱帶氣旋生成後的移動路徑主要受副熱帶高氣壓(副高)外圍氣流影響,所以副高的位置和範圍基本上決定了熱帶氣旋的路徑,其移動路徑大約可分為:
西進型
熱帶氣旋在菲律賓周遭海域形成後,向西移動,並漸漸稍為偏北。於不同緯度生成的熱帶氣旋所經過的地區不一。緯度較低時會橫過菲律賓後進入南海,最後在中國廣東、海南,或越南登陸。緯度較高時可以經過巴士海峽,影響臺灣,然後在中國的廣東、福建登陸。由於冬、春兩季,副高位處較南,所以每年11月至5月的颱風生成緯度較低,路徑亦會偏南,一般只在北緯16度以南進入南中國海,最後在越南登陸,間中亦影響泰國,甚至進入孟加拉灣,例如2013年的颱風百合。
西北型
路徑和西进型接近,但向北分量增加。西北型颱風可以橫過臺灣島或穿越巴士海峽、之後在中國大陸廣東及福建沿岸登陸;亦可能經過琉球群島,在中國大陸浙江、江蘇一帶沿海登陸。這種路徑的颱風多數出現於每年盛夏七至八月間,例如2013年的颱風菲特。
轉向型
熱帶氣旋在菲律賓以東或關島附近形成後,先向西北偏西移動,至北緯15至30度附近轉向西北,最後轉向北和東北,成一拋物線。在11月至5月,多數轉向型熱帶氣旋在東經130度以東的太平洋上轉向北,較少登陸東亞陸地,主要影響太平洋上的島嶼。6月和10至11月的轉向型熱帶氣旋亦多數在海上轉向。7至8月的熱帶氣旋在較北、較西的地方轉向,途徑可以影響臺灣海峽北部和東海沿岸地區,轉向後可以影響朝鮮半島和日本等地,例如2013年的颱風范斯高。
迷走型
部份熱帶氣旋因外圍引導氣流不明,或受其他天氣系統影響(如藤原效應或季候風),路徑出現打轉、停滯等,例如2012年的颱風天秤、2013年的颱風羅莎、2016年的颱風獅子山、2017年的颱風奥鹿及2019年的颱風羅莎。
強度分級
主条目:熱帶氣旋等級
命名及編號
因為海洋上可能同時出現多個熱帶氣旋。在西北太平洋,几乎每两年都会出现一次3个热带气旋同时出现的“三旋共舞”现象。最高纪录是1960年8月23日,贝丝、卡门、黛拉、艾琳、费依等5个台风同时出现而形成的“五旋共舞”[2]。由于当时这5个台风构成了一个类似倒置的奥运五环的形状且当年举办了罗马奥运会,这个现象也被称为“五环台风”[3]。
美國軍方於關島上設置的聯合颱風警報中心(現已移至夏威夷),在二次大戰習慣對熱帶氣旋給予名字,方便識別。最初的名字全為女性,後來在1979年加入男性名字。從1947年至1999年,西北太平洋及南海區域的熱帶氣旋非正式地採用上述名字。
早在20世紀初至中期,中國及日本已自行為區內的熱帶氣旋編配一個4位數字編號,編號首2位為年份,後2位為該年順序號。例如0312,即2003年第12號熱帶氣旋。而美國海軍則為整個西北太平洋內的熱帶氣旋編配一個兩位數字編號,之後並改成兩位元數字加上英文字母W。
為減少混亂,日本在1981年獲委託為每個西北太平洋及南海區域內的達到熱帶風暴強度的熱帶氣旋編配一個國際編號,但容許其他地區繼續自行給予編號。自此,在大部分國際發佈中,發佈機構會把國際編號放在括號內(JTWC除外)。但是,各氣象機構有時對熱帶氣旋的編號會有差別,主要是因為其對熱帶氣旋強度的評估有所不同。例如在2006年風季,中國氣象局曾對一個未被日本氣象廳命名的風暴(中國氣象局的0614)編號,因此在餘下的風季,前者的編號都比後者的多出一個[4][5]。
由2000年開始,西北太平洋的熱帶氣旋命名表由世界氣象組織颱風委員會(英語:WMO Typhoon Committee)制訂。共有五份命名表分別由14個委員國各提供兩個名字組成,名字會由所提供國家的英文國名順序使用。不同於大西洋及東北太平洋,循環使用(即用完140個後名稱,回到第一個重新開始)。日本氣象廳會同時根據這一套新名單為這些熱帶氣旋命名。這些名字及編號除了用於為國際航空及航海界發放的預測和警報外,亦是向國際媒體發放熱帶氣旋消息時採用的規範名稱。
中國大陸、香港和澳门是颱風委員會的会员,中國氣象局、香港天文臺及澳門氣象局使用三家商議一致的中文譯名。[6][7]臺灣不是委员会会员,使用另行翻譯的中文译名。另外,儘管台灣每年皆會受熱帶氣旋侵襲,但由於聯合國大會2758號決議,所以並非世界氣象組織颱風委員會的委員,不僅無法提供颱風名稱,亦無法提出除名要求。
當熱帶氣旋在某地區造成嚴重破壞,該委員國可要求將其除名。為該熱帶氣旋起名的國家會再提一個名字作替補。例如中國大陸及香港會由市民提名,再選出若干優勝名字,提交世界氣象組織確認選擇其中一個名字。[8]
菲律賓大氣地球物理和天文服務管理局未必會使用世界氣象組織的颱風命名,例如2013年造成災難性傷亡的颱風海燕,在菲律賓的命名叫尤蘭沓(Yolanda),和世界氣象組織一樣,如果造成嚴重傷亡則將被除名。
ليست هناك تعليقات:
إرسال تعليق